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美国人物篇—行为主义“三剑客”

http://www.hteacher.net 2019-05-06 14:37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美国人物篇—行为主义“三剑客”

行为主义是由华生于1913年所创立,是美国现代心理学主要流派之一,被称为西方心理学第一势力。其根本特点是排斥意识,主张把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一、古典行为主义——华生 发表了《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主张抛弃意识,将行为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用客观法取代内省法作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环境理论  否认行为的遗传和本能的作用,否认本能的存在。华生认为人和动物与生俱来的行为是由于与生俱来的行为结构造成的。至于较复杂的行为,华生认为完全来自于学习。(外铄论)

2、情绪理论 华生用条件反射研究情绪发展变化。他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逐渐形成的。其次,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 (1)情绪是一种遗传的模式反应。情绪是身体对特定 刺激做出的反应,是内隐行为的一种形式。 (2)新生儿具有三中原始情绪:恐惧、愤怒和爱。 以后的习得情绪都是在这三种原始情绪基础上形成的条件反射。

3、学习理论——刺激反应说(小阿尔伯特实验) 华生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有机体接受外界的刺激,然后作出与此对应的反应,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S-R)就是所谓的学习。 华生所谓的行为,指的是有机体所说的或所做的,是能直接观察到的。他认为组成行为的基本单元是刺激—反应。 所谓刺激,他指的是外界环境中的任何东西以及各组织所起的种种变化。 所谓反应,他指的是有机体(动物和人)所做的任何动作。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在华生看来,学习的过程乃是形成习惯的过程,即刺激与反应间牢固联结的过程。    华生把刺激和反应分为无条件的和条件的两类。他认为无条件的反应是非习得的反应;条件反应是学习得来的反应,是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条件作用过程,把非习得的反应组织起来而成的。

(2)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在学习的规律方面,华生主张频因率和近因率,而不同意桑代克的效果律。 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越迅速。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二、新行为主义——斯金纳 斯金纳是新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斯金纳在心理学研究方面的成就卓著。他发展了巴甫洛夫和桑代克的研究,揭示了操作性条件反射的规律。他设计的用来研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装置“斯金纳箱”,被世界各国心理学家和生物学家广泛采用。他根据对操作性条件反射和强化作用的研究发明了“教学机器”并设计了“程序教学”方案,对美国教育产生过深刻影响,被誉为“教学机器之父”。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斯金纳改进了桑代克的猫开笼取食实验,创建了“斯金纳箱”。在斯金纳箱内装上一个操纵杆,操纵杆与另一提供食丸的装置连接。把饥饿的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会不断按压杠杆,直到吃饱为止。这时我们可以说,白鼠学会了按压杠杆以取得食物的反应。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

2、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斯金纳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 应答性行为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是经典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 操作性行为则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的研究对象。操作性行为主要受强化规律的制约。

1)强化 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消惩罚)之分。 正强化:操作行为出现后,呈现愉快刺激,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负强化:操作行为出现后,撤销厌恶刺激,该行为反应发生的概率增加。 负强化的类型——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 逃避条件作用: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当预示厌恶刺激即将出现的刺激信号呈现时,有机体也可以自发地作出某种反应,从而避免了厌恶刺激的出现,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增加。 回避条件作用与逃避条件作用都是负强化的条件作用类型。

2)惩罚 惩罚是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消除愉悦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发生的过程。 正惩罚(呈现性惩罚):是通过呈现厌恶刺激来减少行为频率。 负惩罚(取消性惩罚):是通过消除愉悦刺激来减少行为频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消退是一种无强化的过程,其作用在于降低某种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以达到消除某种行为的目的。因此,消退是减少不良行为、消除坏习惯的有效方法。

类型 条件 行为发生频率 记忆技巧
强化 正强化 给予愉快刺激 增加 给你你想要的
负强化 撤销厌恶刺激 拿走你不想要的
  惩罚 正惩罚  呈现厌恶刺激 减少 给你你不想要的
负惩罚 撤销愉快刺激 拿走你想要的
消退 无任何强化物 减少 什么都没有

3、程序教学 所谓程序教学,是指将各门学科的知识按其中的内在逻辑联系分解为一系列的知识项目,这些知识项目之间前后衔接,逐渐加深,然后让学生按照由知识面项目的顺序逐个学习每一项知识,伴随每个知识项目的学习,及时给予反馈和强化,使学生最终能够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 斯金纳认为“程序教学是指一种类型的学习经验,这种学习经验对学生来说,‘程序’代替了教师,‘程序’通过一套事先设计好的,有一定顺序的特定行为, 使学生按照教师期望的方式去行动”。本过程是学习程序的呈现过程,表现为刺激—解答(反应)—确认(强化)—进展。 程序教学就是利用教学机器所进行的教学。

  • 程序教学几个本质特点

(1)程序数学是由学生按学习程序独立自主按部就  班地个别学习方式。 (2)程序教学是以问题法的形式向学生呈现问题。 (3)程序教学是由问题显示,学生回答和判断回答正误(反馈)三个部分组成的系统。 (4)由于程序教学是学生个别学习程序教材,因此师生间和学生与学生间的关系已大为削弱。 (5)程序教学的重点是掌握现成知识。

  • 程序教学的五条基本原则:

积极反应原则

小步子原则

及时强化原则

自定步调原则

最低错误率原则

4、教学机器 教学机器是进行程序教学时用来呈现学习程序的装置,一般的教学机器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

(1)呈现问题的窗口

(2)反应机制

(3) 反馈回答正确与否的装置

三、新的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

虽然新的新行为主义者没有根本摆脱经典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但他们大胆地把意识、思维、心象等被行为主义拒之门外的心理学概念回归为心理学合法的研究对象,以趋向认知、整合吸收和突出社会内涵为其主要特征。

1、社会学习理论——波波玩偶实验

1)观察学习 又称替代学习,是指通过对他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一个人获得某些新的反应,或者矫正原有的行为反应,而在这一过程中,学习者作为观察者并没有外显的操作。在观察学习中,观察学习的对象称为榜样或示范者。

2)观察学习的过程: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制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注意过程:即观察者注意并知觉榜样情景的过程。就比如做体操,在这里就是看示范者示范体操动作。 保持过程:即观察者记住从榜样情景了解的行为,以表象和言语形式将他们在记忆中进行表征、编码以及存储。就是会将所有的动作都储存到自己的脑海中。 复制过程:即观察者将头脑中有关榜样情景的表象和符号概念转为外显的行为。自己将储存在脑海中的动作都展示出来。 动机过程:即观察者因表现所观察到的行为而受到奖励。 3)强化的分类 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替代性强化:观察者因看到榜样的行为被强化而受到强化。 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2、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个人对自己是否具有通过努力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能力所持有的主观判断与信念。

结果期待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行为将造成某种结果的估计。

效能期待指一个人能成功地执行某种可以产生一定结果的行为的信念。

(1)影响自我效能形成的主要因素

①个人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它是影响自我效能感的最主要的因素。一般来说,成功经验会提高效能期望,反复的失败会降低效能期望。

②替代性经验 当看到与自己的能力水平相当的人在活动中取得成功时,便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活动情境时,也能获得同样成功,从而提高自我效能。反之亦然。

③言语劝说 通过说理让学生相信自己具有能力,相信自己能够胜任学习活动,就会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言语劝说因其简便、有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④情绪唤醒 比如,紧张焦虑、精力不佳,容易降低人们对自我效能的判断。

3、社会模仿模式

要通过观察他人在相同环境中的行为,从他人行为获得强化的观察中进行体验学习,所以建立在替代基础上的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行为主义“三剑客”考点梳理

人物 主要观点
华生 (古典行为主义) (1)环境理论 (2)情绪理论 (3)学习理论——刺激反应说(小阿尔伯特实验) ①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习惯                                              即刺激与反应间牢固联结的过程。 ②习惯形成所遵循的规律 频因律: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某种行为练习得越多,习惯形成得越迅速。 近因律:当反应频繁发生时,最新近的反应比较早的反应更容易得到强化。
斯金纳 (新行为主义) 1、斯金纳的经典实验:迷箱实验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1)学习的实质是建立操作和强化物之间的联结,强化可提高反应的概率。 (2)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①强化 ②消退 ③惩罚 3、程序教学 4、教学机器
班杜拉 (新的新行为主义) 1、社会学习理论——波波玩偶实验 (1)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再现、动机。 (3)三种强化类型: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2、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1)行为的结果因素,即强化,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 (2)行为的先行因素,即期待,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自我效能感)。 3、社会模仿模式 观察学习是人类学习的重要形式,是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

【真题演练】

1、行为主义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公式是(  )。

A.R-S B.S-R C.S-O-R D.S-R-O

2、看见路上的垃圾后绕道走开,这种行为是(   )。

A.强化 B.惩罚 C.逃避条件作用 D.消退

3、如果一个家长想用看电视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的行为,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   )。

A.让儿童看完电视后立即督促其完成作业 B.规定每周看电视的适当时间 C.惩罚孩子过分喜欢看电视的行为 D.只有按时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

4、当学生违反校规校纪时,我们会给他一个处分,经过一段时间教育,发现该生表现越来越好,为了巩固其良好行为,才撤销了处分,这种做法在心理学上叫(  )。

A.消退 B.惩罚 C.负强化 D.正强化

5、小刚原来是个活泼好问、学习成绩中等的农村孩子,在转入到城市的学校后,由于 跟不上课,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久而久之变得沉默寡言、消极悲观了。小刚的这种变化属于( )。

A.正强化 B.负强化 C.自我效能感降低 D.外部归因错误

6、根据班杜拉的教育心理学观点,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最大的是(  )。

A.社会榜样 B.角色扮演 C.学会分享 D.暂时隔离

7、老师高度赞誉某生的助人为乐的行为,随后班级出现更多的互助现象,这是一种 (  )。

A.负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强化D.自我强化

8、老师当众批评写作业“粗枝大叶”的学生,渐渐的班里的学生学习和做事的细心程 度普遍提高了。老师行为背后的心理学原理是(  )。

A.条件反射 B.正强化 C.负强化 D.替代性强化

9、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获得成功,可以提高观察者的自我效能。这属于自我效能的形 成过程中的(  )。

A.言语说服 B.替代经验 C.亲历的掌握性经验 D.生成替代状态

10、(  )指教材被分成若干小步子,学生可自定学习步调,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 积极反应,并给予及时强化和反馈使错误率最低。

A.程序教学 B.组织教学 C.个别化教学 D.指导教学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行为主义作为一个心理学流派,认为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接,刺激为S,反应为R,公式即为S-R。巴普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是先有刺激再有反应,所以公式为S-R。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为先有反应后有刺激,为R-S。新行为主义的公式为S-O-R。

2、【答案】C。 【解析】当厌恶刺激出现时,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则该反应在以后类似情境中发生的概率便会增加,这类条件作用称为“逃避条件作用”。因此,答案选C。

3、【答案】D。 【解析】根据强化理论,强化物出行在行为之后,故应先按时完成作业,再以看电视来强化。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强化的理解。负强化主要是让孩子摆脱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良好行为出现的概率,也被称为逃避制约或逃避惩罚的反应。为了巩固良好表现而撤销处罚是负强化。

5、【答案】C 【解析】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本题中,小刚原本是个活泼好问、学习成绩中等的农村孩子,但转学后由于跟不上课,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和同学们的嘲笑,使他越来越不自信,从而变得沉默寡言、消极悲观,说明他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了。

6、【答案】A 【解析】班杜拉以儿童的社会行为习得为研究对象,他认为观察学习是人的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观察学习指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所以社会榜样是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影响最大的因素。

7、【答案】C 【解析】替代强化是指学习者不直接受到强化而是看到榜样受到强化,从而改变了自己的行为动机。

8、【答案】D 【解析】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

9、【答案】B 【解析】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因素有五个: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体能训练。题干中“看到与自己相似的人获得成功”属于替代经验。

10、【答案】A 【解析】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最先是直线式程序,通过许多极小的步骤秩序渐进地进行,所有的学生都是以同样的顺序学习同样的内容。通常利用教学机器或程序教材每次给学生少量信息(框面),然后就这少量的信息提问,让学生回答。在下一框面中,向学生提供正确答案。之后继续下一步学习,除此之外不给学生提供任何额外的信息。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全国中小学各学科、各版本电子课本汇总教师职业道德——特征知多少教师招聘中小学体育笔试试题12023年5.7事业单位联考(言语理解)送分题2023年507事业单位联考《职测》判断推理命题趋2023年507事业单位联考职测(数资)送分题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