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历史】

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19-03-29 09:25 内蒙古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A.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表明人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42.“新壁画运动”是指从l958年开始,以壁画这一画种为阵地,在中国美术界开展的一场“大跃进”,是新中国的制度话语在美术领域内的一次实践。著名美术评论家毕克观后评说道:“……一个时期,刊物上的玉米棒棒粗得像擎天柱,大南瓜大得像地球,连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处处甘拜下风,自叹弗如了。”下列对“新壁画运动”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B.是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产物

C.突出特点是“夸张法” D.助长了社会上的“浮夸风”

43.到1958年8月底,河南遂平县10个基层公社创办了各种“大学”570多所,学员达到10万多人,基本上做到了每个社员都上大学;河南登封县在两天之内建起了44所“大学”;某师范大学一个文学班26人苦战四昼夜,读了290部中外名著。教育领域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

A.全国工农教育会议提出“开展识字教育逐步减少文盲”

B.“双百方针”促使文化教育领域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C.在当时的整体形势下,在文化教育领域出现的冒进倾向

D.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

44.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的根本含义是( )。

A.不与别的国家结成任何联盟

B.不参与国际上的任何事务

C.不与大国结成军事同盟

D.处理国际事务时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45.1908年4月,上海公共租界英商电车公司颁布了乘车守则若干条,其中规定:不准在车辆行驶时上下车、不准头和手伸出车外、不准在车厢内吸烟、不得在车上讲污言秽语、不得在车中吐痰,不得醉酒乘车、不得穿着污秽衣衫上车、传染病患者不得乘车、不得带狗等动物上车等等。该守则( )。

A.有利于市民公共意识养成 B.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近代化

C.只适用于租界内的中国人 D.提高了中华民国的国民素质

46.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实质上就是授权给农民。新三民主义,真三民主义,实质上就是农民革命主义。大众文化,实质上就是提高农民文化。抗日战争,实质上就是农民战争。”(《新民主主义论》)毛泽东之所以准确把握中国抗日的主体力量,主要是由于( )。

A.日寇长驱直入中华民族面临生存危机

B.对中国社会各阶层结构的分析和把握

C.农民问题成为中国革命的最基本问题

D.以工农大众为主体的力量是抗日主力

47.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 )。

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

48.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②提出“双百”方针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 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49.1963年,周恩来总理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是指台湾必须回到祖国的怀抱。“四目”则是具体的操作方案:台湾回归祖国后,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当地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由蒋介石安排等。该政策( )。

A.结束了两岸之间的军事抗衡 B.打破了两岸之间的隔绝状态

C.宣告了祖国统一方针的确立 D.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

50.1955年,万隆会议召开的决定发布后,美国宣扬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已对远东“构成了尖锐、迫切的威胁”。这表明美国( )。

A.阻止亚非国家的团结和合作 B.进一步构建对中国的包围圈

C.极力阻止社会主义运动发展 D.与中国争夺对亚非的领导权

51.伯利克里为担任民众法庭陪审员的公民发给每日生活补贴,使五百人会议成员和包括执政官在内的政府官员在执行公务时皆由国家提供膳费,后来发展到参加公民大会可领取津贴,甚至入场观看城邦组织的戏剧会演也可得“观剧津贴”。他于公元前443年起到前429年连选连任首席将军,而依照当时的制度,城邦并不给十将军提供薪俸。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为贫苦人民广泛参政提供了经济保证

B.伯利克里无私服务于雅典民主体制

C.有利于上层奴隶主阶层掌握政治实权

D.客观上有利于缓和城邦内阶级矛盾

52.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城邦公职人员由选举产生,任职期限均为一年;已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这一规定( )。

A.保障公民决策的正确性 B.强化公民参政的责任意识

C.保证公职人员的廉洁性 D.体现轮番而治的民主精神

53.公元前326年,罗马波提里阿法案规定债权人不得因债务私自拘禁负债人。类似政策在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也曾出台。这一规定( )。

A.协调了奴隶主和奴隶间的矛盾 B.使民主和法制的基础得以巩固

C.明确了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D.使公民法日益完善

54.“公元12世纪始,罗马法又为时人所发掘、整理和研究,再现昔日的辉煌,始称‘罗马法复兴’。由于特殊的历史需要,罗马法覆而不灭。”材料中导致罗马法复兴的“特殊的历史需要”主要指的是( )。

A.罗马帝国的文化的历史影响

B.罗马法中的万民法维系了罗马的统治

C.调整商品经济下的纠纷和矛盾

D.罗马法中的陪审团制度为近代西方沿用

55.普罗泰戈拉在其著作《论神》中说:“我不能断定神是否存在,认识神障碍众多,第一是对象不明,第二是人生短暂。”结果其著作被公焚。公元前399年,检察官阿尼图斯、悲剧诗人美勒托和修辞学者吕孔控诉苏格拉底不敬城邦认可的神、另立新神和腐蚀青年而判处死刑。对此表述最准确的是( )。

A.城邦精神排斥多神崇拜 B.人文精神并非是雅典主流思想

C.城邦政治王权和神权相结合 D.神在雅典人心中地位提高

56.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

A.孔子 B.墨子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57.中世纪教会倡导“日月说”:教权是太阳,皇权是月亮,月亮依附于太阳。但丁提出“两个太阳说”:教权是一个太阳,皇权也是一个太阳。他们分工不同,教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精神的世界,皇权这个太阳照耀着现实的世界,他们起着不同的领导作用。但丁本意在于( )。

A.坚持教权的至高无上 B.厘清王权与教权职责

C.阐述王权与教权平等 D.弱化教权并强化王权

58.14世纪意大利新建的学校培养的不是牧师,而是商人的儿子。课程强调古代希腊、罗马古典文学的学习和体育锻炼,教育学生要健康、快乐地生活,做一个合格的市民。这反映了当时( )。

A.人文主义的思潮达到顶峰 B.基督教新理念开始传播

C.世俗主义和个人主义出现 D.崇尚理性和科学的精神

59.英国哲学家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法国哲学家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的“加速度定律”,美国的《独立宣言》等,这些看似不同领域的思想或成就,其背后却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此信念是指相信( )。

A.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根源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蕴含着通则

C.科学能够带给人类幸福

D.知识是改善人类生活的主要工具

60.新航路开辟后,各种新的商业组织在欧洲纷纷出现,如股份公司、期货贸易、近代商品和证券交易所等。这表明( )。

A.西欧商业经营方式的发生转变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商业资产阶级的地位逐渐上升

D.资本主义经济结构的新变化

61.“中世纪的西欧人认为,这些由习惯限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农奴占有土地的权利,都具有法律效力……当佃户的权利受到领主侵犯而又不能得到法庭保护时,自由身份的佃户可以越过庄园法庭向王室法庭申述冤情。……在许多情况下,在佃户的集体压力下,地租不仅难以浮动,还出现一再下降的趋势。”这反映了西欧( )。

A.中世纪收取固定地租的原因 B.价格革命对农民有利

C.商业革命推动资本原始积累 D.封建制度已完全解体

62.米歇尔(法)在《资本主义史》中指出:“西班牙本土的物价,在16世纪初期到17世纪初期之间上涨了2~3倍;意大利的小麦等价格在1520~1599年间提高了2.3倍;16世纪的前25年到最后25年,英国物价上涨1.6倍,法国上涨1.2倍。”材料所述现象直接导致了( )。

A.欧洲生产关系出现变动 B.大量黄金白银涌入西欧

C.世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西方商业经营方式改变

63.17、18世纪后,英国迅速崛起。最主要原因是英国( )。

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

B.是“地理大发现”的最早发起者

C.政府推行“重商主义”政策,鼓励竞争

D.是早期西欧殖民活动的始作俑者

64.1651年英国政府规定有些北美殖民地的土产如食糖、烟草、棉花与靛青等只可供应英国;凡是产品输入英国,只能由英国船只或输入地区的船只运送,从英国出口的商品,只许由英国船只运送。上述规定( )。

A.削弱了西班牙在北美的势力 B.打击了荷兰的商业霸权地位

C.成就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 D.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65.工业革命带来的巨大变革不止是技术上的,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卢卡斯教授的话说,历史上第一次人们开始无所畏惧,“人定胜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强。作者主要想说明工业革命( )。

A.促进人们思想解放 B.带来技术的迅猛发展

C.增强改造自然能力 D.促使科学奖项设立

66.“将其(工业革命)发展过程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实质上是武断的。然而,若把1870年看作一个过渡日期,还是可以作以划分。”下列可以作为划分依据的是( )。

A.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统治在全球范围确立

C.新机器新设备的广泛应用

D.科学全面影响工业,大量生产技术得到改善和应用

67.1850年代以前的英国,离婚诉讼的判决程序繁琐,并且费用高昂。1857年,《婚姻诉讼法》通过,将离婚诉讼的判决从教会法庭转向了新设立的离婚法庭,并降低了离婚的费用。上述变化反映了当时英国( )。

A.妇女获得经济独立地位 B.传统婚恋价值观的瓦解

C.司法裁定效率显著提高 D.个人自由观念普遍发展

6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1837~1901年),贫富差距悬殊,贵族宫殿式的庄园与农人破败的茅屋、工厂主舒适的生活与失业工人绝望的挣扎相互映照。保守党前首相狄斯雷利(1804~1881年)说,“当茅屋不舒服时,宫殿是不会安全的。”此后,英国走向了(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 B.自由主义政策退潮

C.工人运动的日益失控 D.社会阶层的尖锐对立

69.在经历马萨诸塞州退伍军人领导的农民起义事件后,美国一位重量级领导人表示“事情很明显,如果国会没有充分权力,我们就永远不会取得国家的资格,西欧列强也不会把我们当作一个国家加以尊重”,这一领导人的主要意图是( )。

A.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 B.实行“分权与制衡”

C.打造强有力中央政府 D.平定当时的农民起义

70.1815年后,“自由主义”“激进主义”“社会主义”“保守主义”“个人主义”“女权主义”“民族主义”等思潮先后在欧洲涌现。这些学说井喷而出主要是为了解决( )。

A.君主专制制度与代议制之间的矛盾

B.工业革命和法国革命引发的社会矛盾

C.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日益激烈的矛盾

D.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尖说矛盾

7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的权力不包括( )。

A.对外宣战 B.召集和解散帝国议会

C.主持帝国政府工作 D.任命帝国宰相

72.《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 )。

A.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 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

C.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 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

73.牛顿说:“我们只是通过上帝对万物的最聪明和最巧妙的安排,以及最终的原因,才对上帝有所认识。”爱迪生诗云:“在理性的耳中,它们永久歌唱:‘我等乃造物主所生’。”这反映出( )。

A.科学家对上帝充满着信仰 B.科学与宗教的调和

C.近代以来神学的发展趋势 D.欧洲宗教改革成功

74.列宁认为“达尔文……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生物学之所以有这样的成就,与下列哪些条件有关?( )

①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发生,冲击了基督教神学,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

②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对进化论的诞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③科学技术进步,生物学知识积累为进化论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④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深入人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5.《全球通史》中有这样的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

A.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推动的结果

B.工业革命时国家对科技发明投入不足

C.第二次工业革命诞生了许多科学家

D.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76.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科技革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C.资产阶级的需要是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77.雨果认为巴尔扎克描绘了“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恩格斯认为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汇聚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列宁把托尔斯泰的作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由此可见,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所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具有的重大历史价值是( )。

A.塑造典型社会的典型人物 B.促使文学的体例更加完善

C.找到人类解放的正确出路 D.帮助人们认识世界和人生

78.“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作品中的“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会蹒跚、会欢呼,表现了作者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坚强意志和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这位主人公是( )。

A.贝多芬 B.巴赫 C.舒伯特 D.柴可夫斯基

79.“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下列符合上述创作精神的时代背景是( )。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内蒙古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3年教师招聘笔试习题1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0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9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8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7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5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