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考试语文学科笔试修辞手法的考察要点及分析

http://www.hteacher.net 2016-12-20 13:59 教师招聘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考情综述】

一、问题形式

多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题干多会问:“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某个修辞手法的是?”“下列各项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项的是?”偶尔也会以填空题或阅读题的一个小问的形式出现,直接让考生判断是什么修辞格。个别阅读题还会进一步追问其修辞格的表达效果,由此可以看出,不仅需要考生能够辨别修辞格的类型,也要明确各修辞格的表达效果。

综上所述,关于修辞格的考题难度并不大,但是也有考生会将个别修辞格混淆,导致扣分。易混淆的多为:比喻和比拟、借代和象征两组修辞格。

二、考试要求

经过对相关考情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修辞部分侧重考察考生是否掌握常见的修辞格的概念及评鉴其表达效果的能力。常见修辞格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问、设问、衬托(映衬)、对比、反语等。重点掌握两组易混淆修辞格的辨别技巧。

【要点讲解】

修辞是对语言的加工和锤炼,要做到能“掌握常见的修辞格,评鉴其表达效果”,首先应了解考纲规定掌握的修辞格的概念和种类,能区分不同的修辞方法,能领会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表达作用。主要针对易混淆的修辞格的区分进行分析。

一、比喻、比拟的区分方式

在修辞手法的判断当中,比喻和比拟是比较容易混淆的一对。要判断准确,我们就要从他们的满足条件上入手。

所谓比喻,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本体、喻体、比喻词三部分组成。

从比喻的概念当中我们可以判断出满足比喻句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甲事物和乙事物性质不容。二是甲事物和乙事物有相似点。

例一:“太阳像一个大火炉。”例二“爸爸长的像爷爷。”

两个例子都有比喻词,但是例二虽然满足有相似点,但是二者的性质是相同的,所以不是比喻句。

而比拟句,是把人说成物、把物说成人、把甲物说成乙物的方式。

例一:“小鸟在唱歌。”小鸟本身不会唱歌,是借用人的行为来形容物,所以是把小鸟拟人化了。例二:“闪电在天空扭动。”典型的拟物句,因为闪电本身并不会扭动,而是借了有生命的蛇的特征,来表现闪电的运动状态。

所以比喻和比拟两个修辞的区别就在,甲乙两个事物是否具有共同点,比喻是有共同特点,比拟是将乙的特征来修饰甲事物。“闪电在天空扭动。”是比拟中的拟物句,“闪电像火蛇。”是典型的比喻句。因此,判断一句话到底运用的是比喻还是比拟,就要确定二者之间到底是否具有共同特征。

二、借代、象征的区分方式

二者不在一个层面,借代是修辞手法的一种,而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象征的表现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的感情。

例如高尔基的《海燕》,文中出现的一切事物都具有象征意义,而且通篇的象征义只是蕴涵在形象之中并没有揭示出来.海燕象征了坚强无畏、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大海及波涛象征了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反动腐朽势力的革命浪潮风暴;太阳象征光明的未来;狂风、乌云、雷电象征丑恶而又虚伪的沙皇反动势力;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要破坏他们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和不革命者。同时,这些象征义随着形象的发展逐步加深.其中海燕的形象渐趋完整,随着情节的发展愈来愈鲜明突出;乌云、狂风则是作最后的垂死挣扎.这样作品就动态地呈现20世纪初俄国形势的发展趋势,而大海熄灭闪电的情景有力的预示着反动势力的最终结局——那就是灭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也就由此透露出来。

而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例如:“两条红领巾扶老奶奶过马路。”就是借代的修辞手法,红领巾让我们很直观的就想象出了两个带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扶着一个老奶奶过马路的情景。也使文字更加生动和有趣。再如:“人群中,那穿着红棉袄的麻花辫儿,格外的可爱。”直接抓住人物特点来进行描写,让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个可爱的女孩儿扎着马尾辫儿穿着红棉袄在人群里张望的样子。

【典题练习】

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 )。

A:极目远眺碧绿如丝绒般的草原上,是一头头黑白两色的奶牛。

B:一道道该地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炼腾空,银花四溅,蔚力壮观。

C:看着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的照片,我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二十年前。

D:鲜花和彩灯辉映,礼花伴歌声齐飞,天安门广场犹如欢乐的海洋。

可以看出,在选择题当中,考察的难度并不大,可以很明确的给出答案C。但是在阅读题当中,题干可能会问:“某一句话,作者运用啦什么修辞?好处是什么?”这就需要我们不仅能够判断出修辞,也要明确修辞的作用。需要考生记诵一些关键词,再结合原文进行答案的整理。这样才能在主观题当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相关推荐: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辅导课程

>>2017年教师招聘考试相关复习资料

华图教师网 http://www.hteacher.net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资料下载

>>更多教师招聘通用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之感知运动阶段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与教育教师招聘备考(中学):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教师招聘备考(中学):品德心理结构的特征教师招聘备考(中学):气质的点点滴滴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互动交流

  • 华图教师APP题库下载

  • 微信公众号:htjiaoshi

在线客服×